开栏语
在创业上,相比成功学,我们更需要失败学。马云曾说:创业这些年来,最大心得,不是思考他人怎么成功,而是思考他人怎么失败。深圳是名副其实的“创业之都”,本栏目将着眼于陷入困境乃至倒闭的本地知名商业品牌和企业,梳理创业经营历程,归总经验、教训,为行业人士提供借鉴。
作为深圳首家网络“1元购”平台,注册于2012年的深圳市一元云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曾是业内当之无愧的巨无霸,高峰期有超过200亿人次参与。5年来,有关“一元云购”开奖透明度以及监管漏洞的质疑声不绝于耳。近期,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,将网络“一元购”的定性为”变相赌博或者诈骗“。不久,“一元云购”官网宣布“停业整顿”,而其公司总部现已人去楼空。
图片发自南方都市报App
现状
4月份才搬新址现人去楼空
工商备案显示,深圳“一元云购”平台隶属于深圳市一元云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创立于2012年5月,注册资本1000万元,法定代表人为梁志军。值得一提的是,备案资料显示,深圳市一元云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曾3次显示经营异常,均为“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”。
而自去年不少用户前往“一元云购”公司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贝尔新天下工业城2号厂房7楼的总部维权后,“一元云购”公司悄然易址,于今年4月20日,搬迁至龙华区油松片区兴龙富创客园C栋2楼。
据“一元云购”用户温先生介绍,其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,自2015年10月接触“一元云购”至今,已投入168万多元,其间也陆续中过多次奖,但收支结算后,共亏损70多万元。
该公司网站(www.1yyg. com)显示,云购公司主动进行业务调整,一元云购网将于8月18日0时停止运营。公告称,已揭晓的商品正常按时发货;未揭晓的商品,已参与金额全部退至用户账户余额;云购账户中的余额,可申请退款;若云购账户中存在可提取的佣金,可申请提现。
温先生表示,在发布此公告后,其能正常提现,但已揭晓的商品却迟迟未能发货,“之前中了个价值3万多元的周大福钻戒,20多天了一直没能发货。”其表示,多个“云友”亦有类似的情况,由于质疑“一元云购”的公平性,不少“云友”选择了维权,但该公司网站留下的客服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。
为此,南都记者亦拨通了“一元云购”公司法人梁志军电话,但均提示无人接听。
温先生等数十人近日来到“一元云购”公司总部讨要说法,但发现4月份才搬入新址的该公司已经人去楼空,仅留有几名安保人员把守公司大门。8月28日下午,南都记者来到“一元云购”公司总部看到,该公司大门紧闭,透过玻璃门能看到内部电脑、桌椅等设施还在,但里面的灯已经全部关闭,内部亦无任何工作人员。目前,温先生等已向辖区派出所报案,龙华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。
过往
“新型购物平台”销售额曾过百亿
实际上,这家注册于2012年的公司系深圳首家网络“1元购”公司,创立之初曾颇受外界关注,公司法定代表人梁志军亦频频在公开场合及电视露面。2013年搜狐网一篇名为“1元云购网成功挂牌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”的文章写到,B2C云购商城1元云购网已于本月(2013年7月)中旬成功挂牌深圳市前海股权交易中心(以下简称前海股权),融资代码为661375,这意味着1元云购网已经开始涉足资本市场,借助资本市场运作力量为企业快速成长探求新途径。
而在“一元云购”项目上线后,其迅速成长为业内的“巨无霸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“一元云购”运营至今,其每日销售额达5000万元,注册用户逾千万,参与人次超过了200亿人次。另有资料显示,2011年,“一元云购”网站正式上线运作,次年一元云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而截至2016年“一元云购”销售额突破100亿元。有分析人士称,“一元云购”项目成功挖掘了资本,频频对外投资的背后是为了商业布局,将公司业务铺开或直接利用于“一元云购”平台本身,或开拓新的市场。
另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,梁志军还担任深圳市中利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,该公司曾于2014年9月12日同样因“通过登记的住所(经营场所)无法取得联系”而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。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,投资咨询、受托资产管理,经营进出口业务、房屋租赁等多个项目。
图片发自南方都市报App
模式梳理
中奖率可由运营者控制 缺乏监管开奖透明度低
“一元云购”顾名思义,是打着“1元购物”的噱头,由平台将一件商品平分成若干“等份”出售,每份1元,当一件商品所有“等份”售出后抽出一名幸运者,该幸运者即可获得此商品。
尽管平台打出的是“一元购物”的理念,但往往参与的玩家为了提高中奖概率,在一件商品中投入多个“1元”,即花费大于“1元”的价格博得中奖机会。例如,一部苹果手机价格为7000元,在平台上将被分为7000个等份即7000个中奖机会,玩家若要提高中奖概率则需加大对中奖机会的投入。但据不少用户介绍,系统十分奇怪,有时投入了大量的金钱“砸”一件商品始终无法中奖,而有人花1元就能中奖。
这也是“一元云购”用户最大的质疑点之一,实际上,南都记者发现,在网站开奖过程中,并无第三方介入监管,开奖透明度备受质疑。
此外,南都记者调查发现,在“一元云购”发展的黄金时期,花上1200元就能在淘宝上买到搭建好的“1元购”平台,而这其中,平台上每件商品的中奖率完全由运营者控制,可以通过后台指定中奖人。只需在某个宝贝上输入会员账号,该会员就会默认为中奖。
形成隐秘的地下产业链
利润惊人的“一元购”吸引了上下游的产业进入,从软件制作(平台搭建)到变现服务,已实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
相比起丰厚的利润,“一元购”的投资费用很低。据自媒体“21俱乐部”报道,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公开报价,“一元购”APP制作费用为7万元,网页版则为1.5万元,另外免费赠送一年的软件维护服务,再加上后期拉拢客户的投资,一个类似的小平台投入大约为8万元,只要能拉拢到一定数量的客户,平台几乎稳赚不赔。
多数平台上虽然包括名贵汽车、金条,但实际上玩家只能抽中充值卡、购物卡等低价值商品。而这些充值卡是由平台预先低价买入,再以卡面价值或者溢价“众筹”出去,从中赚取差价,“即便众筹不出去,也可以倒手重新变现”。此前,“一元购”难以被定性的原因,在于中奖者获得的是产品,而非现金。然而,时至今日,将商品进行变现已变得十分普遍,甚至有不少下游公司靠此盈利。
走向业内分析:网络“一元购”已步入末路
缺乏监管的“一元云购”曾经历过疯狂发展的阶段,此前由于法律上并无明确的定性,网络“1元购”在质疑声中依然继续前行。
针对此情况,南都去年曾采访到多个市场监管及福彩中心等多个部门,其中市场监管部门只能从“证照”入手,进行检查,由于当时暂无明确的法律法规限制,故市场监管部门无法对“一元购”进行定性或查处。而“一元云购”由于未能定性,福彩中心非执法部门,并没有权力介入调查,这便造成了行业乱象丛生。
而在近期,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《关于网络“一元购”业务的定性和处置意见》。该份文件显示,对于网络“一元购”的定性意见为变相赌博或者诈骗,并将对其展开新一轮整顿清理工作。
文件明确指出网络“一元购”表面上是销售实物商品,实际上销售的是中奖机会,中奖结果由偶然性决定,在法律上属于射幸合同,具有赌博性质,是一种变相的赌博行为,因此,对纯粹以一元价格销售获取大奖机会的网络“一元购”,可以认定为赌博。此外,文件还指出,若经营机构以“一元购”为名,抽奖造假,以次充好甚至卷款潜逃,其行为是典型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使用欺骗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诈骗行为。文件要求,各地对于利用网络一元购从事赌博或诈骗的违法违规行为,要依法予以打击处理。
此文件下发后,不少分析人士认为,网络“一元购”已步入末路,属于他们的春天已然离去。
文件下发后,曾经火爆的多个知名“一元购”网站均处于“停止运营”状态:小米一元购社区发布了系统升级维护公告,公告表示从2017年8月14日起,一元购活动将进行系统升级维护调整,系统升级维护期间,正在进行中的活动正常开奖,活动结束后将暂停开启新的一期。此外,网易1元购在今年1月就发布了系统升级维护调整,目前仍未恢复。
启示主标题
简而言之,B2C指企业直接服务于用户或消费者的电商模式。作为互联网兴起的必然产物,近些年B2C电商在市场上掀起巨浪,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,也频频获得资本的青睐。
B2C的发展前景被外界看好,一方面平台去除中间商的差价,直接惠及普通用户的商务模式在互联网发展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,而区别于线下实体店的销售模式,则是其核心竞争力;另一方面,同行业中的良性竞争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,这种有益的碰撞也能对整个平台的发展产生助推作用。整体来看,整个市场还是朝着健康、良性的方向去发展。
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,市场中必然会出现一些“以次充好”或者打擦边球的企业。长此以往,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将发生,对整个行业将是致命的打击。此时,单靠业内的自律以及市场的自净功能显然不够,在逐利心态的作用下,市场显然会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。监管部门应及时出手,对擦边球行为予以制止,及早制定定性意见,规范市场,对违法行为予以打击。但同时,监管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过度,自由市场的权利还是交还给市场本身,市场边角及死角则需有更高的前瞻性和预见性。
南都记者 刘晨
推荐阅读:去年10月,南都曾连续多日报道深圳“一元云购”平台,许多玩家声称在“一元云购”平台内疯狂投入,不少人用上了民间借贷。在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后,有玩家幡然醒悟,认为平台没有透明的开奖机制,且并未有权威的第三方对平台予以监管。南都报道刊发后,不少律师及业内专家纷纷建言,要求加大对此类平台的监管。
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:“一元购”被指沦为“线上赌局”,南都解密模式乱象着迷投注“1元云购”欠百万债 多名用户到网站公司“讨说法”
本文为南方都市报见报内容,版权归南方都市报社所有。欢迎转发分享给朋友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如需获得转载授权,请联系南方都市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