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太祖的祖训中规定,皇帝对“妃嫔无恣宠之专幸”,即皇帝不可只宠幸某一妃嫔。这是为了防止后妃受宠放纵,导致妃嫔间争宠,甚至干预朝政,同时保证皇室能繁衍更多子嗣。但太祖的皇子皇孙能做到这一规定吗?明宪宗就因为一个女人,废掉了仅册立一个月的皇后吴氏,甚至使得自己的儿子朱祐樘(孝宗)居然在冷宫中出生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照顾宪宗
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英宗在“土木堡之变”中被瓦剌人俘去,朝中郕王被推举即登帝位,是为景帝。景帝登基之时,曾许诺将来传帝位于时年3岁的英宗长子朱见深,并立其为太子。但是景帝即位不久,就废掉朱见深太子之位,改封为沂王。后来被释回京的英宗,趁景帝病重时,发动宫廷政变,再复帝位,朱见深又被立为皇太子。8年后英宗死去,朱见深登帝位,为明宪宗。
宪宗从小便在祖母孙太后身边抚养,孙太后派了一名姓万的宫女服侍他。万氏小字贞儿,4岁入宫,因性格机警,善于察言观色,极得孙太后的欢心。万贞儿在19岁时开始照顾朱见深,比朱见深大17岁。后来,英宗回到北京,却被景帝幽禁,朱见深生母周氏也随其在南内幽居,朱见深皇太子之位亦被废。至英宗复辟后,朱见深虽复为皇太子,亦未能因此享受更多亲情。朱见深17岁登基为帝,已饱尝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,但万氏始终对他悉心照顾。万氏除了侍候他吃饭穿衣,也教他男女之事,他们的关系由母子、姐弟发展到情人、夫妻,使得朱见深从小就形成对万氏的心理依恋。
《罪惟录》记载万氏“貌雄声巨,类男子”。宪宗的生母周太后对儿子迷恋比他年长17岁,且相貌平平的万氏十分不满。周太后曾质问宪宗:“彼有何美,而承恩多? ”宪宗回答说: “彼抚摩,吾安之,不在貌也。” “臣有疝疾,非妃抚摩不安。”可见万氏在宪宗心目中的地位,是任何女性都无法替代的。
宠冠后宫
宪宗对万氏言听计从,她自然则恃宠而骄,飞扬跋扈,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。吴皇后聪敏知书,多才多艺,心高气傲。吴氏虽然是皇后,且是皇帝尚为太子时就已选入宫中,但大婚之前,他们从未见过面,宪宗对她还谈不上有多少感情。吴皇后因万氏无才无貌竟得专宠,而自己芳龄二十,才貌双全却遭冷落,深感不平,加上万氏对她倨傲无礼,于是对万氏严加申斥,杖责一顿。但这就惹恼了宪宗。吴皇后随即被宪宗打入冷宫幽禁,从此她便在西内别馆居住。
吴皇后尚且如此,其他妃嫔处境则更为不易。宪宗第二任皇后王氏在天顺八年(1464年)十月被立为皇后。鉴于吴皇后的惨痛教训,对万妃的蛮横态度,处之淡如,听凭万妃宠冠后宫,才得以自保。柏妃本是宪宗大婚时三宫之一,地位尊贵,成化五年她生下皇次子,大臣请告之天下,宪宗不同意,原因竟然是害怕万贵妃会伤心。
万妃尽管位居皇后之下,却时时处处压制皇后,对其他嫔妃更是心狠手辣,百般迫害。她不让其他妃子有机会接近皇帝,目的就是想自己生一个皇子,这样就能母凭子贵,宠冠六宫。成化二年(1466年)正月,她生下皇长子,宪宗大喜,封她为贵妃。但是,皇子未满周岁就夭折了,后来她再也没有怀孕。从此之后,万贵妃心理失衡,自己不能怀孕,也不准其他妃子怀孕,只要皇帝临幸哪一个妃嫔、宫女,她便想方设法加以折磨和残害,即使是已怀孕的孕妇,她也绝不放过,投之以毒药,使之堕胎。
同时,万贵妃亦变本加厉,与一些朝臣和太监勾结,为所欲为。她的三个兄弟万喜、万通、万达仗着姐姐的地位大肆歛财,不断从各地弄来奇巧之物,用超出原价千百倍的价格卖予宫廷,府库几至掏空。